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27日電 題:邊關哨所的“一抹新綠”
梅世雄、王琢舒、劉敏
內蒙古4200多公里邊防線的最西端是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清河口,北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某邊防旅清河口邊防連就駐守在這里。
春節(jié)期間,記者來到這個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、被茫茫戈壁灘包圍的邊防連隊采訪。
清河口——這個名字聽起來清澈、水靈的地方,其實既沒有河也沒有水。在這個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,全年7級以上大風可達260天以上的地方,有的只是“寸草不生的黑山頭、茫茫無際的戈壁灘、一年到頭的沙塵暴”。
但令記者欣喜的是,連隊營區(qū)的蔬菜大棚里,一簇簇綠油油的青菜還有水果角瓜整齊地排在地上……甚至偏遠的哨所里,也有一處集裝箱式的“植物工廠”,一棵棵無土栽培的綠葉菜長勢喜人。
過去,在這里“種活一棵菜比養(yǎng)活一個孩子都難”。連隊官兵在上級機關和地方政府的關懷指導下,下定決心要建起一座“戈壁生態(tài)園”。
“挖地三尺,清走石塊和沙子,從幾十公里外運來土壤回填,這就解決了蔬菜種植所需土的問題。”金牌“種植員”、上等兵賈旭說,上級機關還攜手科研機構,指導他們在哨所建設“植物工廠”,采用無土栽培技術,大大縮短了蔬菜的生長周期。
就這樣,土的問題解決了,但還有水的問題。
哨所距離連隊約20公里,自初建起,一直都是依靠連隊送水。直到2018年,終于給哨所打了水井,解決生活用水問題,但是水質不好影響了“植物工廠”的蔬菜長勢。
“我們想了很多辦法,凈化水質的問題都沒能有效解決?!鼻搴涌谶叿肋B指導員楊炳櫸說,直到去年9月底,上級給哨所配備了新式凈化水設備, “植物工廠”終于有了充足的水源。
隨后,連隊和哨所官兵開始反復試驗摸索,培育新品種,自學嫁接技術,終于成功種植出十余種蔬菜,豐富了“菜籃子”,實現(xiàn)了官兵吃菜的自給自足。
除了蔬菜大棚,清河口邊防連官兵還因地制宜,養(yǎng)殖雞、鴨、豬等家禽家畜?!斑@不僅提高了連隊生活保障水平,也給官兵的守防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?!毕率客跆煺f。
午飯時間到了,連隊會餐吃火鍋,餐桌上擺著的蔬菜拼盤里,有七八種蔬菜都是剛剛采摘的。
“清河口,再也不只有黃沙和冷月。我們要繼續(xù)鉚在這里,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領土?!?清爽甘甜的味道直擊著官兵的味蕾,也溫暖著他們的心房。
來源:新華網(wǎng)